宝山区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建设迎来新进展。12月19日,来自长三角、大湾区和
能源、交通、建筑三大领域是公认的碳排放主力军。受限于排放主体分散、单体减排量小、实时监控困难等机械阀门隔膜阀因素,建筑领域减排推进相对缓慢。
今年以来,宝山区充分发挥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优势,以建筑领域降碳为突破口,创新打造“绿色建筑+碳信用+绿色金融”转型发展的“宝山模式”,营造建筑碳信用合作生态,成为建筑碳信用产品首发地。
什么是建筑碳信用?绿地金创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碳信用公共服务平台代表李想解释:“建筑碳信用是一项机制创新。具体来说,是对公共建筑领域节能改造、能源管理等自愿减排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将相应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在绿交所登记、交易,从而聚焦服务于建筑碳减排,有效补充现有碳市场机制。”
会上,来自长三角、大湾区及三大经济圈的建筑碳信用项目——上海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节能改造项目、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北塔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及天津联合信用大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挂牌。产品名称分别为“吴医降碳”“PAFC”“联合智碳”。
其中,“吴医降碳”是国内首个公共机构建筑碳信用产品。宝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发流程上,吴淞医院作为项目申请方,积极与专业第三方机构中冶检测紧密合作。中冶检测发挥专业优势,对项目进行审定与减排量核查,保障项目的真实性、唯一性、额外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中冶检测精心编制建筑碳信用核算报告,完成认定工作后,将项目碳减排量提交至绿地金创旗下的绿交所进行审核与登记,确保整个碳信用开发流程规范、高效、透明。
活动现场,四大专业合作平台揭牌启动,将依托专业机构力量,助力宝山区绿色低碳创新与转型机械阀门隔膜阀。
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欧冶云商承建)共建的零碳能源证书(上海)试点中心,中冶检测的中国中冶碳排放评估认定中心上海办事处,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冶检测、中建研科技、绿地金创共建的建筑碳信用研究中心三大国家级专业平台,以及“海上论碳会客厅”正式揭牌。
宝山区还争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首发地。会上,《宝山区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导则》《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正式首发。宝山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两项文件的发布,为推动绿色低碳实践提供了更多依据和指引,进一步深化了“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的内涵。
为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并响应《宝山区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导则》,本次活动特别制订了碳中和实施方案,联合赤道通过贵州省绿金低碳交易中心,购买了公共建筑自愿碳减排量并予以注销,实现活动的碳中和。参会嘉宾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也能领取到个人专属的电子碳中和证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上海市环上大科技园支行购买了本次上市的三个建筑碳信用产品,用以抵消2024年度的碳排放量。
华山医院北院项目、长江口投资控股项目及其项目合作方分别与碳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签署了碳信用开发意向协议。此次合作将根据“挂牌一批、开发一机械阀门隔膜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原则,整合技术、金融和机械阀门隔膜阀认证资源,积极推动建筑碳信用开发,打造更多示范案例。
全联房地产商会建筑节能产业分会、No.1银铃聚乐部、盛京银行上海宝山支行及其核证方联合赤道,分别与碳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签署了碳信用消纳意向协议机械阀门隔膜阀,积极拓展建筑碳信用消纳。
针对既有公共改造场景,建筑碳信用生态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了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联合赤道、上海宝山支行、上海(宝山)绿色低碳评估认证研究院和碳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签署四方合作协议,将结合建筑碳信用,共同打造与建筑减排量挂钩的金融创新产品。
宝山区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宝山区正全力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通过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1+5”矩阵体系,推动绿色低碳产业转型。今后还将推出更多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