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9日消息(记者王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4年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实现高位增产。
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专家表示,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因素的推动下,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粮食单产和总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进一步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机械阀门隔膜阀,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1.4万亿斤的粮食总产量进一步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外稳定全球粮食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之一,粮食增产对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减少饥饿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指出。
“1.4万亿斤粮食的丰硕产量,这离不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坚实支撑。通过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胡冰川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增产的原因。在政策方面,中央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此外,各地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扩大复播粮食面积,充分挖掘面积潜力。”胡冰川指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9亿亩,比上年增加525.8万亩,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国粮食单产394.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5.1公斤,增长1.3%,为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科技创新方面,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机械阀门隔膜阀,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为粮食增产提供了科技保障。
从农民积极性来看,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农民种粮收益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粮食产能,确保全年粮食增产丰收。
胡冰川认为,从当前情况来看,粮食增产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政策因素、技术创新和农民积极性是推动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发挥作用。然而,也需要注意到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粮食供需形式变化,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粮食生产的长期可持续性。”他说。
谷物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比高,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占据了我国粮食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介绍,2024年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均实现增加。其中,稻谷产量4150.7亿斤,比上年增加18.6亿斤,增长0.5%;小麦产量2802.0亿斤,比上年增加70.2亿斤,增长2.6%;玉米产量5898.3亿斤,比上年增加121.5亿斤,增长2.1%。
“能够看到,2011年以来,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成为最大的粮食作物。这主要反映出国内消费升级的变化,作为口粮的稻谷和小麦保持稳产,增量来源于作为饲料粮的玉米,其背后对应的是养殖业和肉蛋奶水产品消费增长。也说明了,中国农产品消费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胡冰川分析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赵皖平建议,要树立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这一大食物观的指导下,我们应统筹整个农业种植结构,确保各类食物的供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实现营养均衡与健康饮食的目标。”
胡冰川分析道,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因素的推动下,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粮食单产和总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粮食生产结构将不断优化调整。他表示,一方面,将继续稳定稻谷、小麦等口粮作物的生产;另一方面,将大力发展玉米、大豆等饲料粮和经济作物,以满足国内消费升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粮食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品质提升。通过推广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措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粮食生产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胡冰川指出。
为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他给出四点建议: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对种业、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作物新品种和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条件优化粮食生产结构。适度调减非优势区稻谷、小麦等口粮作物面积,扩大玉米、大豆等饲料粮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三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等措施,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四是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粮深加工、推进主食产业化、拓展粮食产业功能等措施,提高粮食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4年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实现高位增产。